讀者問:“品揚,你覺得竹北單價50萬還可以買嗎?會不會買了就套牢了?“。
針對這個問題嘛……
首先,不論在哪個時期,買的人永遠都覺得當下很貴,你可以去網路上翻一下歷史建案價格討論,大家都問著同樣的問題,從竹北單價1字頭的時候就在問了,你不是第一個問這問題的人,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個。再者,這題太過廣泛,單價50萬是什麼案子?屋齡多少?地段為何?建商品牌?配備如何?
不過,我們可以有幾個大方向來思考:
1.看單價不準,總價才是考驗消費者的負荷上限
如果今天單價50萬是發生在建坪38坪三房+一車的案子上,那這樣總價50*38+150=2050萬,有實力的首購族或置產族是會買單的。
但如果今天單價50萬是發生在建坪60坪的案子上,加上兩個車位,總價50*60+150*2=3300萬。這總價對於一般換屋族來說,可能就顯得有些吃力。更不用說建坪70~80坪總價達4000萬,又是不同的境界了。
2.如果你今天是自住,有需求就買,不要擅自去判斷價格的高或低
我們常看到很多買方說:"我覺得現在短期內價格衝太高,購屋計畫應該可以緩一些,等回檔時再買"。
這句話其實暗藏著很大的風險:第一,如果真有回檔,你確定你能買到嗎(市場上存在著不少老手,"資金比你雄厚、決定速度比你快",現在也正磨刀霍霍等低接進場)?第二,那如果沒有回檔,你願意追高認錯買回嗎?
如果你對於以上列出的風險,你自己也沒有個把握,那麼在物件分數60~70分且能力可負荷的情況下,就趕緊買一買吧。
切記:你是要自住不是投資,若是投資,才會考慮當下是否買貴的問題。
但偏偏有很多買方他"自住"兼"投資"的特性他全都要,這樣買房子就很難了,因為這兩個是截然不同的思維。這也是為什麼一般自住客不容易買到房子的原因之一。